在房地產市場,
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:「價格太高了,這間怎麼可能賣得掉?」
這句話,在這間位於安祥路上的電梯一樓大樓物件上,
我聽了半年,聽了幾十遍。
但最後,它還是成交了——而且是靠認同、不是靠殺價。

💡房子條件很棒,但價格卻讓人卻步?
這間電梯一樓物件,屋齡約20多年。
不同於一般制式格局,這間屋主早年花了許多心力重新規劃:
-
原本四房改為兩房,加大空間感
-
後院增建兩間套房,總共三間套房
-
前方還有約30坪大院子
-
屋內採用大片落地窗、開放式廚房+書房設計
-
室內通透明亮、冬暖夏涼、收納充足
整體來說,就像是一間平面的別墅,
不用爬樓梯、樓下就是車位,機能相當完整。
但問題是:屋主開價1680萬。
而根據實價登錄資料,
同社區類似坪數的成交行情多數落在850~1000萬。
於是,在半年內的30~40組帶看中,幾乎每個人都說「喜歡」,
但看到實價登錄就卻步:「怎麼可以貴那麼多?」
🧭市場上沒有類似的對比品,就不能只看價格
作為房仲,我不會只說「屋主開高了」就算了,
而是開始做功課:
-
拿這間房的空間、屋況、格局和同區其他房做對比
-
分析使用坪效、增建空間、採光條件、實用性
-
比對同條件屋型(電梯一樓+增建+三套房+大院子)在市場上的稀有度
結果非常清楚:
這是一間沒有80%以上相似對比物件的「孤品」。
也因此,它不能用平均行情來比價,
而是要找到「願意為這個生活樣貌買單」的那一位買主。

🧧關鍵轉折:大年初四的一通電話
過年期間,大年初四,我接到一位從台中來的客戶來電,
主動約看這間房。雖然屋主當時還未開工,不願讓人看屋,
但我還是聯繫安排,並約定年後第一時間帶看。
正式帶看當天,客戶剛看到後院,就轉頭問我:
「你們公司在哪?可以去坐一下嗎?」
我以為他是不好意思在屋主家借廁所,結果回到公司他直接說:
「我很喜歡這間房,多少錢我可以買?」
💰談判的過程:買的不是便宜,是無可取代
買方開價1500萬,我立即向屋主談判,
屋主最終堅持1580萬「不再讓」。
雙方拉鋸,買方一度陷入糾結:「實價才900多,這樣會不會太貴?」
我回應他一句話:
「市場上的那些900萬的物件,你想找一間一樓、有院子、有三套房的…找得到嗎?」
「這間不是『便宜』的選擇,是『唯一』的選擇。」
他沉思許久,點頭:「我會後悔錯過這一間。」
最後,雙方在1580萬順利成交。
📝成交心得:價格不是重點,價值才是關鍵
這間房成交後,有不少同業問我:「那個價格真的有人買?」
我回答:「不是『有人買』,而是『有人懂』。」
現在的市場資訊透明、買方精明,
但正因為資訊透明,反而更需要我們專業去解釋「數字看不到的價值」。
成交不是運氣,是用理解換來的信任。
💬你也有這樣的屋子,不知道該怎麼定價或行銷嗎?
歡迎來找我聊聊。
每一間房都有它的價值,只是還沒遇到懂的人。
而我,可以幫你把那個人找出來。
📞 馬克學長|專業房產銷售企劃
📍 大家房屋 安坑輕軌安和店|安祥店
📲 0922-933-339
🔗 買房全攻略|免費下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